急性白血病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该病的RAEB及RAEB-t型除病态造血外,外周血中有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全血细胞减少和染色体异常,易与白血病混淆。但骨髓中原始细胞小于20%。若原始细胞在20%以上则划为急性白血病。
2、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形态与原始细胞不同,该病病程短,可自愈。百日咳、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风疹等病毒感染时,血象中淋巴细胞增多,但淋巴细胞形态正常,病程良好,骨髓原幼细胞不增多。
3、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在药物或某些感染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增多。但该症多有明显病因,血小板正常,原幼粒细胞中没有Auer小体及染色体异常。短期内骨髓中成熟粒细胞回复正常。
4、巨幼细胞贫血
巨幼贫有时与红白血病(M6)混淆。前者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PAS反应常为阴性,予以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效显。
怎样应对白血病化疗副作用?
应对消化系统毒副反应:
对于食欲不振、厌食的病人,首先让病人了解饮食营养的重要性。嘱病人少吃甜食,尽量不吃油腻、煎炸食物,可以少量多餐,吃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饮食。对于恶心呕吐严重者可于化疗前30~60min和化疗后4~6h给予镇吐药。病人应尽量减轻思想顾虑,因精神紧张、恐惧,反而会诱发或加重消化道症状。
对呕吐严重的病人注意电解质情况,及时补充液体、电解质,静脉给营养支持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腹痛、腹泻的病人,应注意观察腹痛的性质,大便的性状、次数,并及时送检。嘱病人进食软质、少渣、低纤维、无刺激性食物,避免吃易产气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道感染。应随时注意大便情况,鼓励病人适当活动,定时排便,多饮水,如果3天未排便者,应使用缓泻剂。
应对其他毒副反应的措施:
对有心脏病变的病人,应避免使用对心脏有毒性作用的化疗药物,并且在用药前及用药中应检查心电图,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及时治疗。还需要做好肝功能以及肺部情况的检查,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告诉医生,调节化疗药物的应用剂量或者方案,必要时还需要停止化疗。
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化疗可分为诱导缓解治疗和缓解后治疗两个阶段,其间可增加强化治疗、巩固治疗和中枢神经预防治疗等。但也必须要经历应对化疗的副作用,扛过去了,也就离胜利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