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百丈玄冰而崩裂,掷须臾池水而漂摇。
白血病常识

“健康杀手”--慢性白血病

  从白血病的症状与病理原因来说,总体可以分为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一般情况下,急性白血病是比较常见的类型。而慢性白血病由于病程长,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不易被发现,久而久之严重危害了患者身体健康,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慢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乏力、消瘦、发热、脾肿大等。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了解这个病。慢性白血病按细胞来源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CML来源于多能髓样干细胞。瘤细胞的成分以幼粒细胞为主。骨髓和脾内幼稚粒细胞明显增多。与急性白血病不同,CML时髓样干细胞仍具有分化成熟的能力,周围血内可见大量成熟的粒细胞。原始粒细胞的异常增生与分化,可能与干细胞对调节造血细胞生长分化的反馈信号反应不足有关。
  CML病人中约90%伴有一种染色体异常,称为Ph1染色体,已确定为CML的标记染色体。Ph1染色体指22号染色体的长臂易位至9号染色体长臂。Ph1染色体的存在与CML的发生发展有关。典型的CML时Ph1阳性,多见于青壮年,化疗效果好。Ph1阴性的CML多见于老人和小儿,预后不佳。
  CLL为小淋巴细胞恶变而来。绝大多数CLL来源于B细胞,T细胞性CLL很少见。恶变的B细胞无免疫功能,不能转化为浆细胞,病人常有低丙种球蛋白血病。有时CLL与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不易区别。
       以上就是慢性白血病的症状与病因分析,希望通过了解慢性白血病,能够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准确的进行白血病的诊断与区分,积极的进行预防和治疗,有效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cuibin 2016/6/9 0评论

白血病护理

专家讲解慢性白血病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

  随着慢性白血病的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慢性白血病,其中慢性白血病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慢性白血病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
  一般,常见的慢性白血病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有:
  1、多摄入含铁质丰富的食物,慢性白血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贫血,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鼓励病人经常食用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甲鱼、豌豆、黑豆、绿色蔬菜、大枣、红糖、黑木耳、芝麻酱、蛋黄等。 近年来有人试用鹅血治疗恶性肿瘤,取得了一定疗效。慢性白血病患者宜常食鹅血,鹅血的食用方法颇多,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剂食用。
  2、少食多餐,尤其在化疗过程中,消化系统往往会出现诸多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此时慢性白血病患者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法,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体积小、热量高、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糕点、巧克力、面包、鹌鹑蛋、鱼松、酸牛奶、猕猴桃、鲜蔬汁等。
  3、根据慢性白血病患者病情对症调理饮食, 慢性白血病病人如有食纳不佳、消化不良时,可供给半流质或软饭,如二米粥、肝沫粥、蒸蛋羹、酸奶、豆腐脑、小笼包子等,同时可佐以山楂、萝卜等消导性食物。
  以上就是关于慢性白血病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想要咨询的话,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会为你们做详细解答。

cuibin 2016/5/7 0评论

白血病常识

急、慢性白血病有何不同

  急、慢性白血病有何不同

  专家指出,临床上认为白血病的急、慢性概念与其他疾病的急、慢性概念(诸如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胃炎等)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急、慢性白血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希望小编的下述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白血病。

  急、慢性白血病有何不同

  白血病的急、慢性之分,除去疾病起病的急缓、发展的快慢、自然病程的长短区别之外,关键在于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

cuibin 2016/1/1 0评论

白血病症状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带有的症状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带有的症状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人体干细胞异变疾病,各年龄均可发病,目前正成为中国六大癌症中最为广泛的一种。白血病通常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白血病多发病与幼儿与青少年,慢性白血病则多发病与成年人,急性白血病发病时间通常为数月,而慢性白血病则可达到数年之久,因此,对于白血病的治愈率来说,发现时间成为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如今患有白血病的人越来越多,通常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种,不管是急性白血病还是慢性白血病都会有全身发热症状,贫血、关节疼痛等等。
白血病的临床症状
1、全身发热:
白血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就是全身发热,与感冒发烧有着极其类似的症状,这种发热通常反复无常可持续数周之久,由于其发热症状较为暧昧因此患者通常将此症状误认为感冒发烧,没有予以重视,全身发热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身体感染,感染源可来自身体各个部位,感染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以及脓毒血症等。
2、全身感染:
白血病能造成人体免疫系统下降,对于许多细菌感染都将无法抵御,因此,全身感染成为白血病最为明显的症状,其中以真菌感染以及衣原体感染较为多见,部分患者可能感染其他病毒,但身体无任何特别症状。
3、器官性出血:
白血病在发病中期会出现身体部位出血,常见部位有皮肤、口腔、鼻腔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身体器官以及脏器内出血,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经期出血量加大等症状。
4、贫血:
白血病引起的贫血一般出现在早期,贫血可引起人体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通常早期白血病患者的贫血症状较为普遍,由于贫血是许多人都有的一种疾病因此,在白血病早期,贫血症状十分容易被忽视。
5、关节疼痛:
白血病浸润可导致人体骨关节疼痛以及骨膜发炎等症,其症状可出现为肢体和背部有慢性疼痛,部分患者仅感觉关节疼痛,该症状与风湿病难以鉴别因此许多中老年患者没有予以警觉。
6、其他器官症状:
白血病可引起患者许多身体症状,特别是在进入中晚期以后,患者会出现头疼、呕吐以及抽搐昏迷等典型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器官脏器内出血以及颅内出血,如白血病已经进入完全,患者可能出现面瘫以及失明等其他身体症状。

cuibin 2015/12/5 0评论

白血病食疗

慢性白血病患者不能吃什么

  慢性白血病患者不能吃什么?慢性白血病属于白血病的一个类型,其危害很大,治疗过程漫长,再整个漫长的治疗过程当中,白血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吃了不该吃的东西的话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病情反复,那么慢性白血病患者不能吃哪些东西呢?下面做了介绍。

  慢性白血病患者不能吃什么?

  一、正虚瘀结型此型患者大多体质较差,既不耐攻,又不任补。应禁服大热大凉之品,以免再伤胃气,后天无力而变生危证。诸辣椒、葱、蒜、胡椒、韭菜等温燥之品,以及生黄瓜、生萝卜、西瓜、生荸荠等凉性果蔬,均不宜食。烈酒及各种冷饮忌用。

cuibin 2015/6/28 0评论

白血病诊断

慢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慢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慢性白血病患者来说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任由其进一步发展恶化会给患者造血难以挽回的伤害,所以说对于慢性白血病及时的进行诊断发现,及时的给予治疗非常重要,对于慢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下面进行了介绍。

  慢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①可有疲乏,体力下降,消瘦、低热,贫血或出血表现。

cuibin 2015/6/22 0评论

白血病症状

慢性白血病的五大突出表现

  慢性白血病的五大突出表现 慢性白血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特别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出血、侵润等表现,所以对于慢性白血病,病人及家属一定要更加的重视,关于慢性白血病的突出表现,下面无极血康医院专家做了详细介绍:

  慢性白血病病人要注意什么?

  1.慢性白血病患者在摄取营养和用餐方面应注意多进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高蛋白食物、多摄入含铁质丰富的食物。防止出血和感染也是慢性白血病日常护理措施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cuibin 2014/12/17 0评论

白血病症状

慢性白血病会给患者造成哪些影响?

  慢性白血病会给患者造成哪些影响?白血病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且白血病有急性和慢性白血病之分,最近很多网友咨询白血病会给患者造成哪些影响?这里无极血康医院专家就慢性白血病造成的影响为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慢性白血病的症状特点

  A、多发人群:事实上慢性白血病是一种在平时少见的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癌症的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一般人群中,大约每10万有1至2个人患有该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但以50岁以上的人群最常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男性比女性更常见。

cuibin 2014/12/17 0评论

白血病诊断

慢性白血病检查诊断

  慢性白血病检查诊断 慢性白血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患者极为有益,慢性白血病病人早期症状不太明显,一般有乏力,感染,贫血等症状,那么做哪些检查可以排除或者确诊慢性白血病呢?这里无极血康医院专家做了介绍。

  慢性白血病检查诊断

  1、首先可以通过症状表现来分析是否是慢性白血病。如果患者出现类似的早期症状,可以先判断为疑似慢性白血病。

cuibin 2014/11/24 0评论

白血病新闻

如何治疗慢性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已将其列入重点防治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白血病占恶性肿瘤总发病数的5%左右,发病以儿童和青年居多,在我国各年龄组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中占第六位(男性)和第八位(女性),在儿童及35岁以下的人群中则占第一位。主要有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特殊类型白血病等,慢性白血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措施:
1、治疗原则
对于慢粒的治疗不必操之过急,白细胞计数在100×109/L以下的患者不需立刻治疗、因为循环中主要是成熟的粒细胞,其体积较原始细胞小且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白细胞计数在200×109/L以上者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当前以采用细胞毒药物作化疗为主。对于那些因白细胞极度增生而出现的症状,如有阴茎异常勃起、呼吸窘迫、视力模糊、心理变态等,则应在进行急性的白细胞除去术的基础上联用骨髓抑制剂进行治疗。
二、化学治疗
有效的药物有BUS(马利兰)、HU(羟基脲)、CTX、CLB、6-MP(6-巯基嘌呤)、MMC(丝裂霉素)。其中以BUS为首选药物,其次为HU。BUS是目前最有效的药物,缓解率在95%以上,服用方便为此药之优点。用法为2mg每日3次,一直用至白细胞降至14×109/L以下停用或间歇给药。一般规律是用药1~2周自觉症状好转,4~6周明显好转。
当白细胞减至10×109/L时,减量至1~2mg/d,一直维持2~3个月。停药后,如白细胞波动在10~50×109/L间,可考虑小剂量维持1年以上。白细胞减少到5~10×109/L血小板在100×109/L以下,或者有慢粒急变倾向才应停药。马利兰的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特别是血小板减少。个别病人虽用药量不大也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恢复较慢。长期服用此药可引起肺纤维化,皮肤色素沉着。
类似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症状,精液缺乏或停经。 HU开始剂量为每日3g,口服。用后白细胞数下降很快。当降至20×109/L左右时,将剂量减至一半;降至10×109/L时,将剂量再减少。维持剂量约每日0.5~1.0g。一般不完全停药,因停药后白细胞计数很快上升。此药优点是作用快;如果白细胞下降过多,停药后能很快上升;副作用少。缺点是需经常验血以指导治疗。

admin6 2014/3/2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