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为什么叫白血病?
白血病为什么叫白血病?
白血病俗称“血癌”。既然是癌症,那肯定有癌症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所谓的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
白血病的定义是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失控,导致了正常的造血收到抑制。所以白血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AML,ALL等)容易导致严重的贫血,出血,感染等。
至于白血病细胞,其实就是原始的,幼稚的,没有成熟的白细胞。
所以白血病就是白细胞的恶性增殖,当然也有不增多型的。
白血病名称的由来大概是这样子的:
白血病为什么叫白血病?
白血病俗称“血癌”。既然是癌症,那肯定有癌症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所谓的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
白血病的定义是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失控,导致了正常的造血收到抑制。所以白血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AML,ALL等)容易导致严重的贫血,出血,感染等。
至于白血病细胞,其实就是原始的,幼稚的,没有成熟的白细胞。
所以白血病就是白细胞的恶性增殖,当然也有不增多型的。
白血病名称的由来大概是这样子的: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PDGFRβ突变一例
患者,男性,55岁。主因乏力6个月余,逐渐加重伴发热5 d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8.5 ℃,CT示巨脾(长径19.0 cm,厚6.2 cm)。血常规:WBC 2.3×109/L,HGB 74 g/L,PLT 36×109/L,中性粒细胞占0.58,淋巴细胞占0.23,嗜酸粒细胞占0.16,嗜碱粒细胞占0.03。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占0.305,嗜酸粒细胞占0.235,嗜碱粒细胞易见,占0.020,全片巨核细胞189个,分类25个,其中颗粒巨核细胞3个,成熟无血小板形成巨核细胞17个,裸核巨核细胞2个,小巨核细胞3个,血小板少见。骨髓细胞免疫分型:异常髓系细胞占有核细胞34.5%,表达CD117、CD34、CD38、HLA-DR、MPO,部分表达CD11b、CD13、CD33,不表达CD19、CD20、CD22、CD5、CD7、CD3。骨髓活检:增生极度活跃,易见原始早期细胞,粒系各阶段细胞均可见,中幼以上阶段细胞较多,易见嗜酸粒细胞,巨核细胞数量较多,可见小巨核细胞,纤维组织增生,银染色(+++)。染色体核型:46,XY[20]。BCR-ABL、JAK2 V617F、MPL、CALR阴性。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相关性?]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给予IA(阿糖胞苷100 mg第1~8天,200 mg第9~11天;去甲氧柔红霉素20 mg第9~10天,10 mg第11天)方案化疗,化疗后骨髓原始细胞下降至0.145。继续给予地西他滨+CAG(地西他滨40 mg第1~5天;阿糖胞苷30 mg,每12 h 1次,第5~11天;阿克拉霉素20 mg,第5~8天;G-CSF 300 μg/d)方案化疗,化疗后复查骨髓象:增生减低,原始粒细胞占0.020。此后患者血细胞三系减少(WBC<1.0×109/L,HGB<50 g/L,PLT<10×109/L)长时间不能恢复,期间反复感染发热,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停化疗2个月后复查骨髓象示:增生仍减低,原始粒细胞占0.185,嗜酸粒细胞占0.195;未见红系有核细胞;淋巴细胞比例正常,全片共见巨核细胞103个,分类25个,其中成熟无血小板形成巨核细胞17个,裸核巨核细胞4个,小巨核细胞4个,血小板单个散在分布,少见。复查染色体核型:46,XY, i(17)(q10)[12]/46,XY[8],可见克隆性异常i(17)(q10)。进一步进行血液病基因筛查测序检测,结果:①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热点突变:SRSF2突变率49.62%,CBL突变率57.79%,SETBP1突变率33.03%。②与疾病可能相关的突变:PDGFRβ突变率51.90%,突变位置:Exon7,核苷酸改变:cC1108T。③其他:u2AF2突变率30%(属于剪接子基因突变,主要见于MDS及部分AML)。临床基因扩增结果:TEL-PDGFRβ、FIP1L1-PDFGRα、ETV6-PDGFRα、BCR-ABL、JAK2、CARL、MPL均阴性。更正诊断为AM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PDGFRβ突变。给予伊马替尼400 mg/d,1周后PLT升至26×109/L,脱离血小板输注,输血时间延长。4周后脱离输血,复查血常规:WBC4.3×109/L、HGB 83 g/L、PLT 86×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0.095。继续口服伊马替尼,加用地西他滨40 mg/d,第1~5天。复查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占0.015,粒、红、淋巴细胞比例及形态未见异常,巨核细胞77个,分类25个,其中颗粒巨核细胞16个,产板巨核细胞7个,裸核巨核细胞1个,小巨核细胞1个,血小板散在分布。骨髓达到完全缓解。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好,复查CT示:脾长径16.0 cm,厚4.5 cm。血常规:WBC 4.3×109/L,HGB 104 g/L,PLT 82×109/L,白细胞分类未见异常。继续口服伊马替尼,应用地西他滨定期巩固治疗,并积极寻找供者。
定量多色FISH检测儿童ETV6-RUNX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异质性及克隆演化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存在异质性[1,2,3,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Gawad等[4]在6例儿童ALL患者中进行了1 479个单细胞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在同一患者体内,即使是在同一疾病时期,仍存在4 000种以上的白血病亚克隆,从而肯定了在ALL中存在巨大的克隆异质性的观点。因而,在ALL患儿中,肿瘤细胞存在异质性。
慢性白血病高发人群怎样预防? 慢性白血病的出现,对于人们的身体造成的伤害性是比较大,我们除了治疗疾病外,做好白血病的预防及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慢性白血病需要如何进行预防才好?
白血病在进行治疗时一定需要患者服用药物来进行维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用药,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患者的病情都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和长期无病生存,甚至治愈。患者在治疗时,千万不要有病乱治,一定要了解一下药物的禁忌,然后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慢性白血病患者想要预防疾病的发展就要做到多注意细节,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所以一定要对生活细节多加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了一周以上的发热和感染的症状、或者是出现了不断加重的贫血症状、或者是出现了无原因的出血症状时,都应提高警惕。并,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科学的诊治,以免错失良机。
沈阳医改一月共减少药费1.33亿元
摘要: 沈阳医改实施一个月以来,115家医院医药费用达27.33亿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共减少药品费用1.33亿元。
8月26日零时至9月25日24时,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实施综合改革,115家参改医院运行平稳有序,群众看病就医未受影响。
据监测数据显示,115家医院医药费用达27.33亿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8.02%。药品费用8.89亿元,按15%加成率计算,共减少药品费用1.33亿元。总门急诊量为242.432万人次,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6.38%,其中三级医院门急诊量178.3579万人次,占总门诊量73.57%,与2016年同期相比,下降0.91%;二级及以下医院门急诊量64.0741万人次,占总门诊量26.43%,与2016年同期相比上升0.91%。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重要研究进展
2016年12月3日,第58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12月3日~6日)于美国圣地亚哥召开。会后,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Joseph Jurcic教授,强调了ASH期间发布的几个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重要研究进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包括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髓系原始细胞克隆性恶性增殖性疾病。是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群,它可以由正常髓系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造血祖细胞恶性变转化。近年来,随着精准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多种药物已被批准治疗血液肿瘤。
有关中医“治未病”思想
中医学“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养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愈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提出“上医治未病”。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难经》中“治未病”思想突出体现在既病防变的控制方面。如《难经·七十七难》曰:“所谓治未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勿令得受肝之邪。”张仲景虽未明确提出“未病”和“治未病”概念,然十分重视治未病医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将其体现于《金匮要略》一书中,所涉范围包括养生防病、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5个方面。
中西医联合个体化治疗白血病更稳妥、节约
8年余前的一天,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自幼丧母,为家中长女,尚有一弟在读初中,其父已届七旬,家境贫寒;故高中未毕业,即到当地某印刷厂打暑期工,以帮补家用,并为姐弟俩筹集下学期的学杂费。上班不到一月,突然因发热、咽痛、咳嗽,面色苍白、牙龈和皮下出血,全身骨痛,面色苍白。经亲友介绍,往广州一院,经检查骨髓等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M2a)。该院血液科专家会诊分析,制订中西医联合个体化治疗方案,先用中医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法进行治疗,联合西医化疗,第1疗程后复查,有所好转;第2疗程即获得临床缓解。后患者一边打短工挣钱帮助其老父养家,一边定期返院留医,再经8疗程巩固治疗,终获痊愈。至今已无病存活8年余,正常生活、工作。实属不幸中之万幸。
美日研究:改变饮食有助治疗血癌患者
一个美日合作团队发现,一种基础氨基酸在生成造血干细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或为治疗血癌患者进行的化疗和放射治疗提供一种替代疗法。
人们通过食用蛋白质获得的氨基酸缬氨酸似乎对形成造血干细胞有着重要作用。近日发表于《科学》的一项新研究表示,小鼠在被剥夺这种蛋白构造单元两到4周后就会停止生成新的造血干细胞。
在实验室测试中,科研人员表示,这项研究表明人体造血干细胞也依赖于缬氨酸。如果这一结论证明属实,在骨髓移植之前剥夺患者的这种氨基酸或能使他们不需要进行化疗或放射性治疗,这两种疗法均会破坏造血干细胞,从而为新的移植细胞留出地方。但这些疗法会导致每20名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有时会死于与毒性疗法相关联的并发症。
白血病病人的血常规值是怎样的?
【导读】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多发人群为青少年、儿童和青年。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白血病的血常规是医生用来判断病情的辅助手段之一。这个专业主要介绍白血病的血常规基本知识。
白血病的血常规